专项基金
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即将开幕 公布创投项目名单
为了更好的搭建青年电影孵化平台,增进行业交流,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将于2016年10月20-22日在杭州西溪湿地举办“浙江青年电影节·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高峰会将推出15个优秀青年导演创投项目及重量级嘉宾参与的围绕青年电影人发展的主题论坛,更有属于青年电影人的轻松自由的交流活动。
“蒲公英计划-优秀青年导演项目”初评创投项目名单公布,内容新颖开放多元化
2016年7月20日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发起了第二届“蒲公英——优秀青年导项目征集”,至8月20日结束共收到来自全国范围的近300个青年导演项目。初评创投项目名单公布如下:《暗夜寻踪》万里扬、《北鲵额吉》张紫微、《不可饶恕》曲江涛、《长风镇》王晶、《底片》杨潇、《更好的我》刘影、《红雪绿花园》郑迪、《家谱》张涛、《郊区的鸟》仇晟、《溺水》高博、《太空小妞》薛鉴羌、《天河日夜》王通、《鲜美》穆肃、《以梦为马》韩帅、《之子于归》杨弋枢。
上述作品给我们带来了风格清新的创作理念。譬如,杨潇的《底片》以底片做喻,给人们讲诉了一个关于婚姻与爱情、真实与虚无的黑色寓言故事;薛鉴羌的《太空小妞》延续了其在《残废科幻》里用真实记录和科幻风格混搭的表达手法,新作更趋实验,也更有趣;杨弋枢是当下中国青年导演中比较文气的一位,她的新作《之子于归》新增了以往作品中都未曾出现的灵媒角色,隐喻指向当下中国大陆知识中产阶级的困境、城乡二元结构的断裂;张涛的《家谱》是《喜丧》的“前事”,透视农村群体的困境,延伸当下的人间悲怆。
这些项目中,也不乏从短片过渡到长片创作的潜力股。万里扬的《暗夜寻踪》延续了之前短片作品《恶意》的风格,试图抛弃文艺片与商业片教条式的分割界限;王通的《天河日夜》改编自新闻事件,通过一个临终老人家庭与一位保姆杀手这组特殊的关系,探究老龄化问题与经济快速发展现实的碰撞,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生命的价值。
这些作品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期许的新生力量。他们合力向我们展示了电影的各种可能性。张紫微的《北鲵额吉》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民族电影中较少出镜的新疆边陲;曲江涛的《不可饶恕》、刘影的《更好的我》、高博的《溺水》都是成熟的商业电影模式,却不乏深刻的思想性;郑迪的《红雪绿花园》是歌舞、奇幻、民族元素的杂糅;王晶的《长风镇》是以影像创作的一首关于日常生活的诗歌;仇晟的《郊区的鸟》是一次对童年成长环境郊区的重访,并诉说这种重访的虚妄;韩帅的《以梦为马》以动物的视角给我们表现了这个世界极其隐秘的一面;穆肃的《鲜美》关注的是打工女孩这一中国工业化及打工潮的一个醒目符号。
以上这15个优秀项目将参加“浙江青年电影节-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举办的10月18-19日的路演培训,10月21日的项目创投会路演以及10月22日的项目创投会约谈。此外,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还会邀请终评评委进行最后一轮的项目评选。最终选出五个优胜项目给予10万元的项目孵化资金及一系列的后续支持包括有机会参加戛纳、威尼斯、柏林等国际电影节的工作坊,以及帮助其进入其他国际电影节的创投平台进行创投等。
新锐电影人与业内大腕齐聚行业论坛 ,共谋青年电影未来发展
产业化发展是重要的电影课题。面对迅速变化的改革实践以及纷杂的舆情,要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必须加强理论研讨,对产业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专业理性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对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把握发展机遇,推进电影产业化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为此,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将在浙江青年电影节·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设立论坛版块,顺应产业潮流,让观念引领实践,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亲身实践者等业内资深人士,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之路进行深入探讨。电影论坛为期一天,共计三场:“机遇与挑战:青年电影如何面对资本的力量”、“短片在国际的地位与价值vs短片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功与名:新导演新电影商业运作的可能性案例分析”。论坛体现的是全产业链的概念,力求内容详实,更具指导意义。
论坛“机遇与挑战:青年电影如何面对资本的力量” 邀请了资本领域专家、制片人分享他们的经验。当今中国电影市场大量的资本涌入,从开发、制作、宣传、发行等各个环节,颠覆了传统电影工业的制造流程。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介入究竟是福音还是洪水猛兽?青年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新生力量,又如何面对这次资本对电影产业介入的巨大浪潮?以达到青年创造力量与影视生产完美对接。
论坛“短片在国际的地位与价值vs短片在中国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探讨短片在中国电影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途径。短片因其篇幅短小,成本较低,可以给导演提供一个更为自由与艺术的创作平台。短片电影更被国际所承认,许多蜚声国际的导演也是以短片创作作为事业的起步。在他们创作长片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短片作品。但中国短片的创作与输出对于当下的电影界来说还是个难题。
论坛“功与名:新导演新电影商业运作的可能性案例分析”邀请了近年来一些在商业上获得成功的中国青年导演,他们会在论坛上分享经验,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奋斗经历对后来者都是一种激励。中国青年电影还未真正进入营销时代,还存在专业化程度低、营销类型和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电影营销运作的实践研究。虽然这些国产电影青年导演获得了成功,但他们进入产业的过程和心路却鲜为人知。
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
2016年10月13日